總監思想啟2025-9月號
王麗蓉/撰稿
真正的創投重視的不只是數字,而是真實生活經驗的洞察與讓世界更美好的使命
一場對話,重新定義創投格局
八月中旬的台北,一場看似平常的餐敘,卻讓我重新了解創投生態的本質。
與我對談的是美國創投代表—Mossy Ventures 董事總經理暨 Seattle Angel Conference 創辦人
John Sechrest,以及其夫人 Martha Chamberlain。前一晚我們才在分享會上初識,Martha 提
議隔天續攤深談。席間談及台灣與美國創投觀念差異時,John 的一句話,大大衝擊了我:
「從我們的角度看來,台灣還沒有真正的創投。」
到底什麼才是他們心目中「真正」的創投?
美國創投:推動社會未來的燃料
John 解釋,在美國,創投不是短線套利的工具,而是推動社會未來發展的燃料。美國創投在
評估項目時,會優先追問三個核心問題:
1.創業者的故事與熱情:
這位創業者的背景故事是什麼?他是否全然投注熱情在這個項目上?
最重要的是,他們是否發現了別人沒看到的獨特洞察?
2.團隊的整合性:
團隊組合與成員關係如何?是否足夠穩固扎實(solid),能在市場逆風時仍保持信任與協作?
3.長期社會影響:
如果這個項目成功,十年後的世界會有什麼不同?能為人類社會帶來多大的結構性改變?
這與台灣多數投資人習慣性追問的「多久能回本?獲利比例多少?」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台灣創業的迷思:短線與跟風
從事行銷產業超過25年,我見證了無數創業與轉型故事。觀察發現,許多台灣創業者的第一
個問題往往不是「我要解決什麼問題?」而是「哪個行業最近好賺?」(各位只要走一趟加
盟創業等類似的展覽,就可以清楚體會,這句話的真實現況。)
這種思維模式呈現幾個典型特徵:
1.一窩蜂現象:市場流行什麼就投入什麼,從義大利麵到泰國菜,從精品咖啡到手搖飲,永
遠在追逐風口
2.經歷脫節:許多專案與創辦人背景、專長、熱情毫無關聯;快進快出心態,賺錢就做,不
賺錢立刻退場
3.缺乏耐心,無法長期深耕,更難累積屬於自己的「市場祕密」。
結果,創業淪為一場短線套利遊戲,創業者成了賺錢的奴隸,每天追逐下一個流行趨勢,卻
鮮少有人願意花十年時間專注解決一個真實而困難的問題。
Earned Secret:創投世界最重視的核心概念
在這個什麼都能Google的時代,甚至萬事都能問AI找道答案,如何發現「別人沒看到的機會」?
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創投加速器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提出了著名概念—
Earned Secret(獲得的祕密)。他發現,真正成功的新創往往不是因為「讀了市場報告」或「跟風趨勢」,而是因為創辦人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,發現了一個被忽視卻極其重要的痛點。
Earned Secret具備三個關鍵特徵:
1.非常識性,常被忽略或誤解,只有少數人能真正察覺;
2.親身經歷,不是紙上談兵,而是「做過才懂」的深刻體悟;
3.市場潛力,一旦解決這個痛點,就可能創造龐大市場機會。
簡言之,Earned Secret是創業者真實生活過後才磨練出的獨特洞察。
三個經典案例:從生活痛點到全球影響
一、Airbnb:三張床墊撐起的住宿帝國
2007年秋天,兩位年輕設計師Brian Chesky和Joe Gebbia在舊金山面臨付不起房租的困境。他
們靈機一動,在客廳放置三張充氣床墊並提供早餐,租給來參加設計會議的旅客,命名為
「Airbed & Breakfast」。
這個源於生活壓力的自救行動,竟成為Airbnb的起點。2008年加入工程師Nathan Blecharczyk
後,團隊為了籌資甚至推出「總統候選人麥片」,將歐巴馬和麥凱恩印在包裝上販售,意外
賺取3萬美元維持營運。2009年獲得Y Combinator投資後正式更名,從三張床墊起步,一步
步顛覆全球住宿產業。
二、Uber:雪夜叫不到車的靈感
2008年巴黎一個下雪的夜晚,工程師Travis Kalanick和Garrett Camp怎麼也叫不到計程車。那
一刻,他們產生了一個想法:「如果用手機一鍵就能叫車該多好?」隔年在舊金山成立
UberCab,2010年7月接到第一筆訂單,10月正式更名Uber並獲得125萬美元投資。從最初的
高階黑車服務,快速拓展為全民叫車平台,徹底改變全球交通習慣,甚至催生外送服務
Uber Eats。
三、Spotify:從盜版挫折到音樂革命
2000年代初期音樂盜版盛行,瑞典工程師Daniel Ek身為狂熱音樂迷卻深受其害。他思考:
「既然法律無法阻止盜版,何不創造比盜版更方便,卻能補償產業的服務?」2008年與
Martin Lorentzon推出Spotify。
初期面臨重重挑戰:唱片公司質疑串流模式獲利能力,藝人擔心報酬過低,消費者習慣「擁
有音樂檔案」而非「串流播放」。Ek團隊花費無數時間拜訪唱片公司,經歷多次談判失敗
後,最終釋出股權讓唱片公司成為利益共同體,換取合作機會。如今Spotify擁有超過6億用
戶,徹底改變全球音樂消費模式。
三個案例的共同啟示:真實的生命經歷是最寶貴的創業養分
這些案例揭示一個核心真理:真正的新創不是源於市場報告的數據,而是創辦人生命經驗的
痛點。
當創業動機來自「這行好賺」時,進場快,退場也快;
但當創業源於「生命中非解不可的問題」時,創業者會擁有:
更深刻的洞察(因為身處問題核心)
更持久的耐心(因為問題確實重要)
更強烈的熱情(因為目標不僅是賺錢,更是讓世界變得更好)。
重新定義「創業與創新」的真正價值
這些案例揭示一個核心真理:
真正的新創不是源於市場報告的數據,而是創辦人生命經驗的痛點。
創業不是為了追趕潮流,而是為了在世界留下印記。
如果使命夠深刻,即使潮水退去,依然能屹立不搖。
結語:改變世界還是改變數字?
晚餐結束後,我們陪同John與Martha走回住處。Martha語重心長地說:「在創投圈,資金相
對容易取得,但找到有心人(good heart people)就不簡單了,因為我們要尋找的是願意一
起改變世界的人。」
望著夜空中的月光,我們相視而笑。
在這條改變世界的路上,我們能成為其中一份子嗎?
還是我們只想著讓自己銀行戶頭的數字變得更多而已?
這個問題,值得每一位創業者和投資人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