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輸與滋養7月總監思想啟

認輸與滋養|從衝刺女王到內在節奏的重新對齊

總監思想啟2025-7月號
王麗蓉/撰稿

從衝衝衝女王到內在節奏的重新對齊

我一直是那個永遠在衝刺的人,每天都要將電池耗盡才肯休息。就像一部沒有煞車系統的車子,只能往前衝,不敢停,也不能慢。我深信著一個信念:只要我一停下來,事情就會出錯,進度就會落後,責任就會失守。

最近,我開始質疑這個信念的真實性。我開始學習一件困難但重要的事——承認自己其實並不是什麼都能撐得住,也不是每一天都可以高效運轉。這不是失敗,不是無能,而是一種誠實的面對。

就像夜間熟睡時的身體,看似無所作為,卻是在最深刻地補充能量。那些靜止與沉睡的時刻,不是空白,而是更新。

我開始明白,有時候我們說的「認輸」,其實不是向外在壓力低頭,而是選擇向自己的真實屈服——向那個需要休息、渴望喘息、不再想強撐的自己說一聲:「好,我聽見你了。」

學會溫柔地對待自己

我開始學著把「沒做什麼」視為一種對自己溫柔的照顧。因為不是只有在產能最強時,我才是值得的、被肯定的。我是人,不是機器。

我的價值不只來自完成多少任務,而是來自我怎麼對待自己,也怎麼對待別人。

當我願意放下「高效等於好」的思維,慢慢與內在恢復連結後,我反而更清楚方向,更篤定節奏。我不再靠衝刺來掌握主導權,而是靠安靜與穩定來守住自己。

從「我不夠好」到「我允許自己好好活著」

我曾經深信,只有當我做得夠好,別人才會肯定我。我以為必須一直在場、一直表現,才是身為企業主的責任。但現在,我開始換一種眼光看待自己。

我開始對自己說:

即使今天沒有產出,我依然有價值。

即使這週狀態低落,我依然被接納。

即使我現在只能好好地活著,這樣就足夠了。

當我用這樣的語言對待自己,我的心變得柔軟,也比較不會那麼急著證明什麼。

企業主的充電儀式

在這個過程中,我為自己設計了一些滋養的練習:

非產出日:每週至少半天不開會、不處理任務,只做讓自己回到呼吸的事。

安靜儀式:關掉手機通知,點一盞燈,泡一杯茶,只是坐著,看著窗外。

觀想練習:我是一座山,風雨來來去去,而我安然存在。

這些看似不重要的小事,其實是我在重新與自己的靈魂連結。

這樣的我,更有力量,也更有空間去愛、去領導、去創造。

與宇宙同頻的經營之道

我不再勉強自己一定要時時有答案,也不再害怕偶爾失速。

因為我知道,宇宙的節奏從來不是線性的,而是有呼有吸、有進有退。

經營企業,也是一場對齊節奏的旅程。不是每一步都要有產出,而是每一步都值得被感受。

我相信,企業的經營就像一場旅程,不只是抵達目的地,更是學會在路上照顧彼此。

當我們學會照顧自己,也就有能力照顧整個團隊。

溫柔的力量

這不是一夜之間的轉變,而是一種習慣的重塑,一種心靈的更新。我願意每天練習一點點,留一些空白、一些柔軟,給那個不是企業主、不是領導者、只是單純「我自己」的那個人。

認輸,讓我重新看見自己的需要。

滋養,讓我重新拾回內在的平衡。

而這份溫柔,正是我在這段時間裡,從疲憊中重新領受的祝福。


願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節奏,允許自己暫停、被滋養,進而與更高的智慧重新對齊。

真正的滋養來自對「暫停」的深度允許,而這份柔軟,是我作為企業主、作為一個人,

最重要的功課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