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 too 之後, What about me?~落實日常的DEI,讓世界每天進步一點點

總監思想啟2023-7月號

近期國內Me too事件如連環泡般一件又一件不斷冒出來, 情節與角色比連續劇更受到大家的關注, 身為一位母親、女兒、企業主,也受到高教育的女性, 我問自己,看到這些令人難過與生氣事情,然後呢?除了每天看新聞、看社群、看反駁、否認、提告、再提出證據的旁觀「看戲者」,我還能做什麼?

Me too下的自我反省

台灣已經是一個民主、多元而進步的社會,但是透過這些事件,卻可以發現,仍然存在著性別偏見和歧視。我反省以下:

一、媒體常見對女性輕蔑戲謔的言詞

我印象中要推至豬哥亮餐廳秀的時代,三句一句黃腔,諧音、對女性身體的戲謔用詞、甚至以眼神或是以身體的不經意接觸或是刻意的碰觸,台上台下笑成一團,連女性自己也對這樣的狀況見怪不怪,不以為意。潛意識中,對於女性身體就是可以隨意戲弄,不必尊重,反而可以引起大眾的迴響,這樣的狀況都在無形中種下女性可以不必尊重,開女性身體玩笑或是隨意碰觸都是可以的,女性也會以「工作需要」、「效果需要」而習慣成自然,也因此在受到不當對待的時候,自己也會跟自己說,這樣其實還好,這個社會就是這樣,即便不舒服,我應該要自己調整心情,類似這般的自我催眠。

二、行銷與廣告中大量物化女性

每次參加世貿展覽,對於商家找來大量身材曲線畢露、坦胸露腿的Show Girl,當成活動廣告人牌,我就渾身不舒服,最誇張的是有一次我發現連訴求高大尚的藝術博覽會都找來Show Girl當成門口攬客人員,我簡直是無法想像。女性的身體吸引目光,然後引來人潮,有人潮就有生意。這樣的底層邏輯最常出現在以男性為主要銷售對象如汽車、洋酒、電玩等,猶如007身邊一定要有一個蛇蠍美女;大哥身邊一定要一個身材火辣,但是乖順如小綿羊般「寵物」的女人,女人是來幫襯男性的雄風,女人不應該有聲音,女人漂亮就好,這樣的角色印象,至今還是充斥在大量的行銷廣告中。

三、對於女性身體的刻板印象

女性只要胸大就是無腦,身材好的女人的工作表現就一定是靠身材換來的。前一陣子一位女性高階行政主管才跟我哭訴,她在職場上已經是居高階管理階層,但是同事和客戶之間電話中還是常常用「部門奶最大的那個」來稱呼她,每次晉升與獎金發放,同仁也有意無意忽視她的工作努力,而只酸酸的說一句:「反正身材好,隨便做做就可以」,甚至有人耳語說她是因為當了誰的女人才能升職。而最讓這位女性主管感到無力的是,這些聲音不只男性,更多時候都是女性的發言。

四、女性輕易地大面積身體裸露

記得聽過一個知名的時尚產業工作者說過,在歐洲其實大多數的女性都不太會過度裸露自己,合宜、得體、表達自我風格是大家穿著最重視的,很裸露大面積身體的人,很多都是特殊產業工作者,他們這樣的打扮其實也是販售自己的一部分,否則一般人較少會輕易大面積裸露自己的身體。反觀我們身旁,許多女性都以露出性感誘人身體自豪,媒體常見以下這種針對裸露的形容詞:火辣xxx,曲線畢露,苦練3年大秀緊身事業線;正妹大尺度現身月台,掀外套內在曲線畢露;曲線必露貼身洋裝;曬辣照、炸水滴豐滿現形;狂野人妻曲線畢露。從外在的身材裸露到形容與描述的低俗,女性的價值都被低級化。

上述都是我這麼多年在工作中,親身經歷且非常不喜歡的「女性處境」,而且這種狀況也無形中埋下對女性不尊重的負面因子。

如果我們都不喜歡,那我們能怎麼改變?

一、建立個人界線與自主權:

女性需要學會建立自己的個人界線與自主權,並對不尊重自己的行為語言詞說不。這包括在工作場所、社交場合和媒體曝光中。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價值觀,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性別歧視、物化或戲謔。根據社會學者西蒙波娃(Simone de Beauvoir)的觀點,女性的解放需要來自內心的自主權和對自身價值的認同。她強調,女性應該獨立於男性,不被視為男性的附屬物,而是具有自己的意識和能力。這種自主權的確立有助於女性提昇身體被尊重和價值被重視。

二、建立平等的性別觀念:

要推動身體尊重和價值重視,我們需要改變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性別規範。女性研究學者貝爾·鉅曼(Bell Hooks)指出,性別角色應該是建立在平等、互助和尊重的基礎上。這意味著拋棄性別刻板印象,不再把女性僅僅定義為具有外貌吸引力或性慾的對象,而是肯定女性的多樣性、智慧和貢獻。

三、建立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媒體環境:

媒體在形塑觀念和價值觀方面扮演著關鍵的角色。我們應該呼籲媒體產業內部推動多元化和包容性,讓女性在媒體中的形象更加真實、多元和正面。同時,也需要培養媒體素養,讓觀眾能夠批判性地看待媒體呈現的性別角色和身體形象,不盲從和接受片面的觀點。

四、推動職場DEI

身為行銷產業工作者,我們也有責任,幫忙把關企業與品牌主的行銷策略和觀點與呈現,不產製不尊重女性的內容,更積極地倡議DEI (多元共融)Diversity 、Equity 、Inclusion看見人的多元性,不只是尊重女性,更是包括不同性別、性傾向、種族、宗教等,進一步接納重視這些多元與差異。

小結:從日常與每天的生活開始做起

上面說起來好像很說教,但是想想,如果不從日常的每一天、點點滴滴的小細節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為,如何能達到全面性的改變呢?讓我們一同努力,為一個更平等、尊重和包容的社會而奮鬥。這是我們為自己、為下一代女性和整個社會創造更美好未來的關鍵,我們已經當家作主,沒有藉口推給政府或是其他人,「我」才是最有力量的人。

如果我們願意,我們就能夠改變一點點。

原來  神所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…..聖經  提摩太前書 4: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