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2771406 739461471555533 6458780701113591682 N

台灣永續創新實踐-王瑜君博士創辦ESG國際公民大學打造共學模式

「重理工、輕人文」是台灣社會的常態,在AI時代之下的現象更為明顯,因為少子化,開始有人文科系停招、裁撤,但AI、半導體的學程卻逐年增加。然而,如果把社會視為一個有機體要永續發展,甚至培養下一代具備ESG思維的人才,跨領域學習是絕對必須的!

台灣就有這麼一位跨文化的探索者:王瑜君博士,她的學習歷程相當與眾不同,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、在美國石溪大學(SUNY Stony Brook)取得物理學博士,接著又到瑞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做博士後研究。沒有意外的話,她應該就像多數的理工人才,走向科學科技研發的職涯之路。

她在歐洲做研究那幾年,逐漸意識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不是科學,於是,人生大轉向,從自然學領域跨行進入人文社會學領域,後於德國的特里爾(Universität Trier)大學取得哲學碩士和國際政治博士候選人。旅居美國、歐洲多年,返台後,為何王瑜君興起創辦ESG國際公民大學念頭?

超高齡社會孤獨問題更為凸顯

王瑜君現在把自己定位為譯者、文化評論人、社會設計者,翻譯多本英文與德文書籍她曾說因為喜愛閱讀、旅行、當代藝術、電影、博物館,因此累積不少「不務正業」的生活體驗。

但也是這些養分,促使她廣泛關注環境能源、氣候變遷、科學教育、轉型正義等議題。不斷思考如何透過公民大學、生命教育,深度旅遊、文化藝術電影等手法,回應當前台灣產業創新、文化發展與銀髮照護等的挑戰。 

「我自己生命有幾個轉折,一方面是從理工訓練轉向到社會領域,因此只要跟人、團體組織發展、公共議題有關,是我很看重的事情;另一面是在德國學習社會科學的時候,我就注意到一件事情,即使在德國現在被視為非常民主開放的國家,發現學校教的,跟外面世界還是存在脫鉤的現象。」 王瑜君表示。

回到台灣後,王瑜君就敏銳觀察到台灣其實也正在面臨幾個挑戰:包含少子化、高齡社會、居住正義、綠能轉型等。許多結構面問題浮上檯面,但卻沒有形成社會共識,找到可以因應並解決的替代方案。

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,甚至因為東方避談死亡的風氣,老死的探討在公共領域極少被拿來好好討論與辯證,也因此,王瑜君就把高齡社會納入首要探討的焦點。

用數據說話,國發會預估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,也就是高齡人口達20%,其中「獨居」現象比想像中高,根據內政部2020年公布調查,台灣85歲以上有24.6%獨居,65歲至74歲、75歲至84歲之間的兩者比例,也都超過2成屬於獨居。年老獨居現象不僅發生於台灣,歐洲社會也同樣在面臨人口老齡化議題。

為了知道歐洲怎麼應對老齡生活,甚至怎麼處理?王瑜君有機會與德國的「走出孤獨協會」(Wege aus der Einsamkeit)深度交流,觀察他們如何扭轉社會認知,利用企業力量支持協會的運作,以更有靈活、彈性的資源及方式,帶領銀髮族積善用數位科技,在第三人生排解孤獨問題,並且翻轉社會對高齡的既有印象。

「想像我們的媒體在塑造高齡族群的圖像、生活樣貌是什麼樣子?」王瑜君讓大家反思,對熟齡族群長期存在刻板認知,是行動遲緩需要輪椅輔具?還是臥病在床需要旁人照顧?走出孤獨協會就是要破除這樣的迷思,運用社會學的能動性(Agency)概念,強化銀髮族的自主自立、獨立尊嚴。藉由德國實務經驗,證明長者透過制度、方法,仍能展現自主性、行動力,優雅又有活力的姿態老去,相當值得台灣學習。

沒有圍牆與教室的ESG國際公民大學

除了老齡議題,德國在許多面向也許與台灣相似。二戰的納粹屠殺行徑,讓德國人對人權、正義、歷史教育產生深度反思,他們將過往的創傷,化為具批判反省和行動的能量。這股動能,也讓王瑜君開始思考,還可以透過什麼行動,讓台灣人理解德國社會對於這一段黑暗歷史的轉化與學習?因此,她採取田野考察的形式,有系統化去洞察德國的轉型正義乃至於ESG策略。

「最初因為友人之請,請我規劃德國參訪團,當時我在想,難道是要辦一個遊學團嗎?但我的定位希望是塑造『共學』的模式,沒有誰是老師,而是大家都是在同樣位階的教練,讓大家一起創造學習的內容。」王瑜君解釋。

深思熟慮之下,王瑜君自己也在轉型,「辦學」成為她的計畫主軸,也就是設計沒有教室、沒有圍牆的學校。藉由定錨主題、實際參訪、彼此共學的概念之下,形塑出「ESG國際公民大學」的雛型。因此,2018年之後展開一系列的德國創新共學旅⾏,規劃不同主題搭配實地參訪德國不同的創新單位,聆聽德國社會創新⾏動者的⽣命故事,並且觀察當地社會的公⺠,如何主動發起⾏動來解決社會問題,促進跨領域、跨世代、跨部⾨的公私協⼒。

120793531 1470918343114191 7752219131496670158 N
圖片取自:European Innovation CoCreation 歐洲創新共學共創

不同主題梯次的參訪,帶給王瑜君最有印象的是,「與其在教室裡規矩聽著老師講課,不如親自深入民間,通常我們會安排上午、下午各兩個機構互動,甚至有時候還有加場演出,中午在超市購買簡單餐點,或是到當地人日常用餐的地點吃飯,貼近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,學習過程一天走上一兩萬步是常有的事。」

以前讀萬卷書,現在行萬里路,ESG國際公⺠⼤學強調公⺠教育才是轉型的核⼼,他們完成的共學旅⾏主題涵蓋:走出孤獨的社會設計、動物輔助教育與療癒、德國桌游大展、綠能永續社區、多時代共榮共生合作住宅、數位科技的社會影響與溝通、移民難民女性創業創新等。

而且儘管經歷COVID19疫情肆虐,王瑜君仍持續與歐洲友⼈保持線上互動。2023年2⽉完成第9梯次,再次看到德國社會面對非核家園綠能轉型、移⺠難⺠湧入、烏克蘭戰爭危機等新的挑戰,德國從下⽽上產生動力,⺠間主動創新應變社會的改變。這也促使王瑜君更為深信,促成ESG轉型關鍵驅動力,來自社會的教育,溝通與信任。

企業品牌可以這樣展開ESG,創新思維不要被框架綁架

ESG國際公民大學的經驗累積,也讓王瑜君想對台灣社會倡議,不論是個人或企業想要實踐ESG,起心動念就是「主動性」。王瑜君援引KPMG《臺灣永續風險⼤調查》,調查發現當遇到挑戰或問題時,台灣⺠眾僅2成受訪者,認為自己要採取⾏動,其他比例仍希望透過政府、企業、媒體有所作為。

不過現在越來越多台灣企業,希望從自身開始改變,開始把ESG納入營運策略的一環。不過對決策者仍會擔心「投入ESG會不會要增加很多額外成本,造成利潤空間被壓縮,反而削弱公司的競爭力?」

王瑜君以2007年於德國漢堡成立的「走出孤獨協會」(Wege aus der Einsamkeit)為例,這個組織是由一家民營企業所支持設立,原本只是想要把獲利回饋社會,觀察德國的高齡長者在孤獨議題極少被政府重視,成立目標就是要改變社會對高齡的負面印象,鼓勵銀髮族積極接觸社會,以非營利方式運作,由企業的所得投入運作,並且指派企業內部高階主管許得夢(Dagmar Hirche)擔任協會的創辦人,全職發展相關業務。

走出孤獨協會做的事情逐漸受到德國在地社群關注,民眾發現協會背後是一家企業支持,他們的本業原來是生產有機產品。因此越來越多消費者透過購買行動支持,讓這家企業的業績持續成長,受惠營收增加,就有資源持續投入到走出孤獨協會,讓ESG形成正向循環。

王瑜君為台灣社會的貢獻,以及運用她的影響力,串聯起台灣與德國之間的社群交流,她在2018年獲得德國在台協會頒發《德台友誼獎章》相當崇高的殊榮。獲獎後,王瑜君沒有停下腳步,她說:「永續不是光靠科技可以達成,更需要⽣命與⽣命連結的價值轉變;淨零排放的⼝號訴求之下,更重要的基礎⼯作,需要公⺠教育、社會溝通、社會設計支持,才能培養起多元共融的信任感。」

啟動企業品牌ESG,歡迎與我們聊聊。
立即申請永續行銷 免費品牌諮詢

文章摘自「總監叮咚」訪談整理。
馬上聆聽「總監叮咚」Podcast:德國企業如何藉由ESG提昇企業品牌力?